重點











以下摘自

http://72.14.235.104/search?q=cache:goxcUuS-2XoJ:www.tjps.tp.edu.tw/teacher/kinds/7.doc+%E9%9B%B6%E6%AD%B2%E5%BE%8C%E7%9A%84%E5%B9%BC%E5%85%92%E9%96%8B%E7%99%BC&hl=ja&gl=jp&ct=clnk&cd=10



< 家有:0-1歲嬰幼兒篇>



**父母親陪嬰幼兒睡,好嗎?



==從幼兒的才能和性格健全發育的觀點來看,我們發現:陪孩子睡另有一層新的意義。嬰幼兒睡著之前的一段時間,是精神狀態最安穩、最能乖乖接受一切的時間。父母可利用這段時間跟孩子唱唱歌、說說話,或讀一點東西給他聽。對於白天忙個不停的父母而言,這也是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機會。根據蘇俄的睡眠學習法研究,在睡前半昏睡時傳進耳朵的種種情報,會在潛意識中進入記憶。從這理論看,嬰幼兒睡前的這段時間,如能巧妙運用,會有出乎父母意料之外的效果。



摘自《上幼稚園再教,太遲了》/日本幼教研究者,井深大



**該給嬰兒看什麼樣的圖畫書?



====只要嬰兒感興趣,任何圖畫書都可以。但是應該避免粗糙、設計不良的書。最好選擇圖畫正確、接近實物、令人感覺優美,而且插畫色彩調合的圖畫書,像《動物的媽媽》就是一本「描寫真實事物的圖畫書」,除了圖畫正確而寫實之外,也沒有多餘的背景。不過,父母也不要只注意嬰兒對什麼樣的圖畫書產生什麼樣的反應,而應將嬰兒與圖畫書的關係,定位為「促進親子關係」的助力,或是將圖畫書視為「增加嬰兒語言體驗」的視覺素材。因此,與嬰兒一起看書時,父母不需照著書唸,也不必依照順序看圖畫,只要一起看嬰兒感興趣的地方,同時說話給他聽,嬰兒的生活體驗就會逐漸擴大。



摘自《幸福的種子--親子共讀圖畫書》/日本圖畫書出版者及研究者,松居直





**我的寶寶滿周歲以後就不太吃東西,身體也變瘦,我好擔心。



====父母常抱怨孩子「一點都不吃」、「完全不吃」,但事實上,並不是孩子的食量少,而是他們吃得沒有如父母期待的那麼多。孩子滿周歲後能夠四處走動,運動量一下子增加,身體也逐漸往上發展,看起來似乎就變瘦了。事實上,他們體重增加的速度也不會像零歲時那麼快。這時期的生理狀況就是這樣,就算孩子看起來較瘦小,只要精神好,發育正常,就表示孩子的營養足夠,父母大可不必過分擔心。



摘自《教養有方》/日本小兒科醫生擅長嬰幼兒營養和幼兒保健,二木武





**孩子才8個月,可以讓他拿著筆畫畫嗎?



===出生8個月左右,嬰兒的拇指和另外四隻手指已經可以分別動作,運用自如的抓東西了。這是嬰兒智能健全發達的有力證明,也是剛剛開始進入想要表現自己的階段。如果給孩子蠟筆和紙,他會在上面亂畫線,或把紙撕著玩。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的一條線,也是孩子的一種自我表現。孩子亂塗亂畫,把紙撕破,這些手指的動作,都可以幫助孩子智能發達、增進創造力。在這階段,別對孩子說:蠟筆要這樣拿!蘋果是紅色!圓要這樣畫!如果父母讓孩子拿筆塗鴉,卻又這個不可以、那個不可以的加以種種限制,則反而會把孩子的表現欲望之芽摘光。父母要留意。



摘自《上幼稚園再教,太遲了》/日本幼教研究者,井深大





**為什麼嬰兒需要「多爬行」?



對於想儘量縮短爬行期、希望孩子能一步登天立刻會走路的父母,我不僅要勸告他們不要著急,並警告所有為人父母者,如果真的那樣做的話,嬰兒發展過程的重要部分,會產生缺陷。因為,「爬行」與「舉頸抬頭」存在著非常重要的連鎖關係。正在爬行的嬰兒會拼命的抬起頭來,是俯身時頸部向後彎曲的動作。由此可知,爬行與後腦的發達有非常密切的關係,也就是說,「爬行」是嬰兒頭腦發達過程不可或缺的成長條件之一。



美國人類能力開發協會的杜曼博士曾發表研究報告說:「不經爬行動作,就馬上開始走路的孩子,語言能力會有差別。」杜曼博士從研究中發現,人做爬行的動作,對腦部活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。「爬行」雖然只是學習走路前的預行動作,但對腦部的發展卻存在重大的意義。因此,對嬰兒的步行訓練不可操之過急,應給予充份的爬行運動。



摘自《零歲後的幼兒開發》/日本幼教研究者,井深大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kumi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